原文服务方: 中国油脂       
摘要:
研究新的山茶油脱酸脱臭方法.采用超临界CO2逆流萃取对山茶毛油进行脱酸脱臭处理.结果显示,最佳的脱酸脱臭工艺条件为:进料位置为萃取柱Ⅳ段底部,萃取压力18.5 MPa,萃取柱Ⅰ、Ⅱ、Ⅲ、Ⅳ段温度分别为35、50、65、80℃,CO2流速15 L/h,分离釜压力5 MPa,分离釜温度40℃.通过1次逆流萃取,山茶油的酸值降低28.96%,臭味显著降低.山茶油的超临界CO2逆流萃取脱酸脱臭效果显著,工艺简单,并能保护其活性成分不被破坏,保持山茶油的天然品质.
推荐文章
超临界CO2萃取燕麦油工艺研究
超临界CO2萃取
燕麦油
脂肪酸组成
品质
超临界CO2和植物油脱臭馏出物相平衡研究
植物油脱臭馏出物
超临界CO2
相平衡
不同工艺山茶油中生物活性物质含量的比较
山茶油
鲜榨山茶油
多酚
黄酮
原花青素
总三萜
木脂素
超临界CO2萃取核桃油的研究
核桃油
超临界CO2萃取
夹带剂
气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茶油的超临界CO2逆流萃取脱酸脱臭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油脂 学科
关键词 山茶油 超临界CO2 逆流萃取 脱酸 脱臭
年,卷(期) 2015,(10)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6-89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24.6|TQ644.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葛发欢 中山大学药学院 49 213 7.0 12.0
2 雷华平 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29 57 4.0 5.0
3 史庆龙 中山大学药学院 11 15 2.0 3.0
4 叶掌文 湘南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2 8 2.0 2.0
5 李昔卫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56)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茶油
超临界CO2
逆流萃取
脱酸
脱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油脂
月刊
1003-7969
61-1099/TS
大16开
197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077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