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进行皱皮木瓜叶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结果表明:①皱皮木瓜叶茶不论外形、香气及持久性等感官品质,还是功能性成分含量,春茶明显优于夏茶,建议皱皮木瓜叶茶以炒制春茶为主.②皱皮木瓜1芽1叶原料加工成叶茶,茶香浓郁而持久,滋味醇爽含杏仁香味,感官品质较好,是最佳原料级别.③采摘的新叶梢摊放8h,并翻叶4次,是摊放期间的最佳处理措施.④叶茶原料较适宜的杀青参数:温度为150℃,时间为2 min,投叶量为40 kg/h,炒制的成荼品质较高.⑤叶荼原料采用冷揉方式,揉捻时间以20 min为宜,头5min轻揉,中间10min重揉,后5min轻揉.⑥原料进入滚筒烘干机时最佳壁温是140℃,充分摊晾回潮,放入炒锅烘干时初始温度以110~120℃为宜,烘干过程中温度保持在95℃左右.干燥好的叶荼经热风筛选,剔除杂质和外形欠佳的茶叶,摊晾至室温真空包装.
推荐文章
放任皱皮木瓜低产园的改造技术
皱皮木瓜
低产园改造
栽培技术
增产措施
乌饭生态茶制作工艺技术研究
乌饭树,生态茶
工艺技术
台湾林檎果脯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台湾林檎
果脯
工艺技术
绿竹竹材加工利用工艺技术研究
绿竹
纤维板
工艺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皱皮木瓜叶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皱皮木瓜叶茶 加工工艺 山东临沂
年,卷(期) 2015,(4)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2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72.4
字数 531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永娟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皱皮木瓜叶茶
加工工艺
山东临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