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明清章回小说、晚明拟话本小说与宋元话本,其叙事大多具有“楔子—正文”之结构.而自宋、金以来的戏曲,也多有“楔子—正文”之结撰模式.白话通俗小说的“楔子—正文”格式,受到了俗讲变文、押座文等讲经弘法模式之影响;而辽宗教剧、金院本、诸宫调、蒙元杂剧等则深受梵剧之影响.在古代中国小说和戏曲的发展过程中,它们互相取材,彼此影响.而佛家的弘法范式与梵剧的“楔子—正文”演出结构皆源自于古印度的说唱艺术.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同源异流:古代中国小说和戏曲的印度受容——以“楔子—正文”结构为个案的考察
来源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 学科
关键词 “楔子—正文”结构 佛家讲经说法模式 梵剧 印度说唱艺术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中外文学关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6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同胜 66 4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楔子—正文”结构
佛家讲经说法模式
梵剧
印度说唱艺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比较文学
季刊
1006-6101
31-1694/I
大32开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18
总下载数(次)
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