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法学教育模式正从学理传授型向职业养成型转变,与之相适应的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和知识范围的全面更新,而这一改变需要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共建参与才能实现。然而就转型目标而言,目前美德两国对其职业养成法学教育的反思值得借鉴,法学教育应避免单纯的法匠训练倾向,而是注重培养多元知识结构、务实创新能力和良好的法律价值信仰的复合型人才,这是由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内部结构决定的。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法律职业共同体内的法学教育不仅是对法律实践的学习借鉴,也应对法律实践进行必要的批判创新。
推荐文章
试论工程师职业共同体
工程师
专门职业
共同体
社会责任
从“科学共同体”看“工程共同体”--与李伯聪教授商榷
科学共同体
工程共同体
工程社会学
基于职业教育双主体办学模式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探索
职业教育
校企命运共同体
双主体办学
校企合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职业养成型法学教育的反思与形塑——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视角
来源期刊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律职业共同体 职业养成型教育
年,卷(期) 2016,(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8
页数 16页 分类号 D90-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艳红 东南大学法学院 107 1292 21.0 35.0
2 李川 东南大学法学院 42 127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法学教育
法律职业共同体
职业养成型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季刊
16开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7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