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以《红高粱》小说、电影剧本、电影台本为例,探讨翻译符号学视阈下的文本再生现象,运用皮尔士的符号三元观,从叙事形式和叙事内容两方面比读和分析《红高粱》小说、电影剧本及电影台本三个文本,对三者的符指关系和符号转换过程加以研究,得出文本再生是符号与所指意义在政治、文化多重翻译语境下的译者阐释,符号的生长受到符号本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推荐文章
电影剧本创作的艺术性分析
电影剧本
创作
艺术性
论可译性限度研究的符号学途径
可译性限度
符号学意义
等值
翻译标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翻译符号学视阈下的文本再生——以《红高粱》小说、电影剧本、电影台本为例
来源期刊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翻译符号学 文本再生 符号三元观 《红高粱》小说 电影剧本 电影台本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专栏:翻译符号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2
页数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琳琳 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8 21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0)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翻译符号学
文本再生
符号三元观
《红高粱》小说
电影剧本
电影台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双月刊
1002-722X
41-1164/H
大16开
河南省洛阳市036信箱120号学报编辑部
36-212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3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57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