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美国《情感论》的作者诺尔曼·丹森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有情感的人。"未来的一代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智力、熟练的技能,更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而拥有良好的情感正是儿童健全人格的重要体现。文学是审美的,作者往往带着真挚的情感通过作品再现生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中情感的重要性
来源期刊 浙江教育科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儿童文学作品 诺尔曼 关键期 人格形成 道德内化 身心愉悦 审美情绪 原作品 操作方案
年,卷(期) 201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62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3.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卢雨萱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情感教育
儿童文学作品
诺尔曼
关键期
人格形成
道德内化
身心愉悦
审美情绪
原作品
操作方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教育科学
双月刊
大16开
杭州市学院路35号浙江教育综合大楼50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51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2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