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 QJ012)中发现一个隐蔽质粒(pQJ012),测序结果显示该质粒大小为1489 bp,碱基G+C含量为42.8%。BLAST结果显示该质粒的核苷酸序列同pJY33和pKLCA的同源性分别为93%、92%。ORF1编码一个282个氨基酸残基的复制蛋白(Rep),其氨基酸序列与质粒pJY33和pKLCA的同源性分别为91%、85%。根据复制蛋白、dso和sso的序列特征,推定pQJ012的复制方式为滚环复制,是滚环复制pT181家族成员。质粒pQJ012可能构建为良好的表达载体。
推荐文章
一株食窦魏斯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质粒的序列分析
四川泡菜
食窦魏斯氏菌
质粒
复制蛋白
TA系统
鸭疫里默氏菌一个可能新型的鉴定
鸭疫里默氏菌
血清型
牛魏氏梭菌病概述
魏氏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个融合魏斯氏菌隐蔽质粒的序列分析
来源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学科
关键词 融合魏斯氏菌 隐蔽质粒 序列分析 复制蛋白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7-22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6.04.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英 成都军区总医院肾内科 21 48 4.0 5.0
2 潘渠 成都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30 100 6.0 9.0
3 戴雨珂 成都医学院公共卫生系 5 18 1.0 4.0
4 王海娟 成都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6 30 2.0 5.0
5 苏森森 成都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7 13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8)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融合魏斯氏菌
隐蔽质粒
序列分析
复制蛋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物技术通报
月刊
1002-5464
11-2396/Q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18-92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80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5396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