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二氢杨梅素的抑茵活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其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和稀释法,探讨二氢杨梅素对几种常见致病茵的抑茵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二氢杨梅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06 mg/mL;对福氏志贺茵、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0.12 mg/mL;对大肠杆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MIC为0.24 mg/mL;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0.95 mg/mL;在酸性和中性环境中抑茵活性较强;在无菌水中随时间延长及温度升高,二氢杨梅素易发生氧化而降低抑茵效果;Na+和Ca2+-的存在对二氢杨梅素的抑茵活性均有减弱作用;与常见食品防腐剂(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和食品抗氧化剂(TBHQ和BHT)复配,可适当增强二氢杨梅素的抑茵活性.结论:二氢杨梅素有较强的抑茵活性,且抑茵谱较广,可作为一种天然高效的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加工.
推荐文章
茶叶提取物与二氢杨梅素抑菌活性比较研究
茶叶提取物
二氢杨梅素
细菌
酵母
霉菌
抑菌效果
二氢杨梅树皮素的抑菌作用研究
二氢杨梅树皮素
显齿蛇葡萄
MIC
MBC
二氢杨梅素固体脂质颗粒抗氧化及抑菌性研究
二氢杨梅素
固体脂质颗粒
抗氧化性
抑菌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氢杨梅素的抑菌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抑茵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防腐剂
年,卷(期) 2016,(10)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129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6.10.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易醒 南昌大学中德食品工程中心 45 885 15.0 29.0
2 肖小年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51 528 11.0 21.0
3 胡居吾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68 159 8.0 9.0
4 王江南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 14 46 4.0 6.0
6 谭潇啸 南昌大学中德食品工程中心 4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7)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氢杨梅素
抑茵活性
最低抑菌浓度
防腐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