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研究三文鱼在冷链贮运4℃条件下的细菌腐败机制,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传统鉴定技术以及PCR技术分析了4℃冷链贮运条件下的三文鱼中腐败菌菌相变化规律,并通过产量因子测得各优势菌株致腐能力,从而确定特定腐败菌.DGGE指纹图谱显示,贮藏期间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假单胞菌属和希瓦氏菌属条带亮度却逐渐提高.这表明这两个属的微生物在三文鱼冷藏期间逐渐成为优势菌.通过分离和鉴定贮藏末期腐败三文鱼的优势腐败菌,本实验得到5株优势腐败菌,分别为麦芽糖肉食杆菌(Carnobacterium maltaromaticum LMA28)、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syringae B728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BW25)、肉食杆菌(Carnobacterium sp.WN1359)和波罗的海希瓦氏菌(Shewanella baltica OS678).将这5株纯培养的腐败菌分别接种到无菌三文鱼中并冷藏一定时间后,各腐败菌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产量因子分别为1.26×10-7、1.25×10-7、1.36×10-7、1.08×10-7 mg TVB-N/CFU和1.03×10-7 mg TVB-N/CFU.这5株腐败菌对三文鱼致腐败能力的顺序依次为荧光假单胞菌SBW25>麦芽糖肉食杆菌LMA28>丁香假单胞菌B728a>肉食杆菌WN1359>波罗的海希瓦氏菌OS678.
推荐文章
PCR-DGGE技术分析不同包装条件下鱼肉表面优势菌的菌群变化
草鱼
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微生物
优势菌群
气调包装
辐照
不同低温条件下三文鱼的品质变化
微冻
冷链
三文鱼
品质
细菌总数
红度值
PCR-DGGE法用于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解析
PCR-DGGE方法
活性污泥系统
微生物群落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PCR-DGGE法结合传统技术研究4 ℃冷链贮运条件下三文鱼菌相变化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三文鱼 菌相变化 特定腐败菌 荧光假单胞 致腐能力
年,卷(期) 2016,(24) 所属期刊栏目 包装贮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1-27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54.4
字数 60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624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晶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09 4858 36.0 48.0
2 钱韻芳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5 206 8.0 14.0
3 张新林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30 4.0 4.0
4 刘永吉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12 2.0 3.0
5 曾丹妮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 7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7)
共引文献  (202)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95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0(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三文鱼
菌相变化
特定腐败菌
荧光假单胞
致腐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