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提取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设计两种方法优化金针菇多酚的提取工艺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与响应面设计对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影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液固比、微波时间、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正交试验法最佳工艺下的提取量为71443 mg/g,响应面设计法的优化结果为72412 mg/g,较正交试验法高14%.正交设计试验次数少,工作量小,而响应面优化结果更精确,所得数据信息更详细,两者各具优势.
推荐文章
胶体磨辅助酶法提取金针菇根蛋白的工艺研究
金针菇根
胶体磨
酶法
蛋白
提取
工艺
紫薯金针菇复合保健酸乳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紫薯
金针菇
酸乳
稳定剂
工艺
金针菇废料栽培平菇试验研究
金针菇废料
平菇
菌丝体生长势
菌丝生长速度
相关性分析
百喜草栽培金针菇试验
百喜草
金针菇
栽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试验设计优化金针菇多酚提取工艺
来源期刊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金针菇多酚 正交试验 响应面设计 工艺优化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7
页数 9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532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17.06.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伟 143 1255 17.0 28.0
2 彭茹洁 6 41 2.0 6.0
3 汪佳丹 5 43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1)
共引文献  (16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针菇多酚
正交试验
响应面设计
工艺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1-7627
32-1670/N
大16开
南京市浦珠南路30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82
总下载数(次)
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