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韵和散是我国古代文体分类的基本依据.在魏晋六朝,韵文曰文,散文曰笔;中唐古文运动以后,韵文曰诗,散文曰古文.魏晋六朝的文学自觉,实际上是诗体的自觉.中唐古文运动则标志着古文之体的自觉.中唐的"文"是对六朝的"笔"的否定之否定,也可以说是其升华.这是"以诗为文"发生的背景.以诗为文的"文"一般指古文,也指骈文等.从诗体层面看,以诗为文有五种:以民歌为文;以古体诗为文;以格律诗为文;以辞赋为文;以诗性为文(即广义的以诗为文).从逻辑上说,以诗为文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上;形式上;风格上.古人对以诗为文的论述很少,其中有反对,也有赞同.
推荐文章
浅谈"文包诗"教学
文包诗
教学
资源
"以诗解诗"的三重境界——以《天净沙·秋思》教学为例
以诗解诗
三重境界
感诗声
品诗境
悟诗情
读的是文 品的是诗
文包诗
课型
教学
“文包诗”类型的课文教学探究
“文包诗”
“以文读诗”
“以诗读文”
情感体验
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以诗为文"解析
来源期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以民歌为文 以古体诗为文 以格律诗为文 以辞赋为文 以诗性为文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文艺理论与美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6-111
页数 6页 分类号 I024
字数 89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568/j.cnki.issn1000-2820.2017.05.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章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以民歌为文
以古体诗为文
以格律诗为文
以辞赋为文
以诗性为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820
65-1034/G4
大16开
乌鲁木齐胜利路14号
58-12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7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233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