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海藻糖分子是由2个吡喃葡萄糖环以α,α-1,1-糖苷键连接而成的一种十分稳定的非还原二糖,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保护功用,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食品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目前,海藻糖的生产方法以生物酶法制备为主.其中,利用TreY-TreZ途径由淀粉生产海藻糖和利用TreS途径由麦芽糖生产海藻糖最为经济可行.针对谷氨酸棒杆菌ATCC14067的海藻糖合酶基因(treS)进行基因克隆,将其插入表达质粒pET-22b,在宿主菌E.coli 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成功得到特异表达的目的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证实,该重组酶作用于麦芽糖后,可以产生海藻糖,具有海藻糖合酶的相应活性.在最适反应条件(30℃,pH7.5)下海藻糖合酶的转化效率可达60%~70%.实验系统地对谷氨酸棒杆菌ATCC14067的海藻糖合酶基因进行了异源表达及酶学性质的研究,为其大规模生产及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谷氨酸棒杆菌Cgl0864基因强启动子的鉴定
谷氨酸棒杆菌
二维电泳
强启动子
实时荧光定量PCR
谷氨酸棒杆菌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基因克隆、表达及活性分析
谷氨酸棒状杆菌
乳酰谷胱甘肽裂合酶
基因表达
酶活分析
谷氨酸棒杆菌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谷氨酸棒杆菌
海藻糖合成酶
基因克隆
功能鉴定
谷氨酸棒杆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
麦芽糊精
谷氨酸棒杆菌
重组表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谷氨酸棒杆菌ATCC14067海藻糖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
来源期刊 食品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海藻糖 酶法制备 海藻糖合酶 高效液相色谱
年,卷(期) 2017,(8)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工程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海藻糖
酶法制备
海藻糖合酶
高效液相色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技
月刊
1005-9989
11-3511/TS
大16开
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大街316号京粮大厦
2-68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97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1045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