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法治乃良法善治.作为现代国家治理方式和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法治相较于人治的优越性已为理论与实践所证明.我国先贤孟子曾言:“徒法不能以自行.”[1]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亦云:“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此意味着,法治既体现在以法律规范的建立与完善、权利与义务的科学配置、法律程序的高效与公正等为表象的制度层面,又体现在以各类主体对法律制度的认同与内化、对法律至上的尊奉与坚守等为表象的精神文化层面.
推荐文章
传统文化与学校法治教育融合的途径
传统文化
法治教育
融合
论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法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诚实信用
道德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
道德教育
法治教育
有效融合
略论网络社交媒体下高校法治教育
网络社交媒体
法治教育
高校
大学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为何与何为:学校法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来源期刊 贵州教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13)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东澍 19 22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教育
半月刊
0451-0038
52-1030/G4
16开
贵阳市浣纱路66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9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