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现场测试,并按相关标准规定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列车以300 km/h匀速运行时车体内外振动噪声的动态特性.试验中发现观光区噪声在127 Hz和572 Hz均存在显著波峰,针对这一问题,对观光区内及下方转向架区域进行振动噪声频谱特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传声是观光区在127 Hz和572 Hz处出现局部峰值的主要传递路径之一.列车以300 km/h匀速运行时,观光区噪声在127 Hz频率处的显著波峰由列车过枕轨激励产生,车体系统的结构振动与车内声学空腔存在相互耦合关系,最终导致车室内在127 Hz附近存在显著峰值.观光区噪声在572 Hz频率处的显著波峰与车轮20阶多边形有关,如需进一步确定还需对车辆进行车轮不圆度测试.
推荐文章
高速列车车身表面气动噪声源研究
高速列车
气动噪声
噪声源
宽频带噪声源模型
高速列车车内“声-振”特性试验
高速列车
噪声
振动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
轿车车身结构件分析与设计技术
结构件
车身性能
三厢轿车
构件设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列车车身结构声振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振动噪声 结构传声 车轮多边形 声学模态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8
页数 5页 分类号 U270.1|U238
字数 26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0411.2018.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耿卓 常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4 4 1.0 2.0
2 张学飞 常州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20 2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列车
振动噪声
结构传声
车轮多边形
声学模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2095-0411
32-1822/N
大16开
江苏省常州市大学城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82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7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