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某B0、C0轴式电力机车利用SIMPACK建立多体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不同驱动系统弹性悬挂方式对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在两种弹性悬挂装置的基础上提出全弹性悬挂结构,并分析其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驱动系统弹性悬挂可较刚性悬挂显著降低机车的轮轴横向力,非线性临界速度提高50%.摆杆位于电机侧相对于摆杆位于非电机侧,B0机车在200 km/h轮轴横向力减少3%,临界速度提高10%.摆杆位于非电机侧的全弹性悬挂结构,相对于摆杆位于电机侧时,降低第3点橡胶节点横向刚度对提高机车动力学性能效果更为明显;驱动系统采用全弹性悬挂方案可显著改善抗蛇行减振器发生故障时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
推荐文章
考虑车体弹性振动的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悬挂设计
铁道车辆
弹性车体
减振
垂向阻尼
抗蛇行减振器
发射装置起竖动力学分析及驱动方式优选
动力学仿真
发射装置
驱动方式
高速动车组悬挂部件失效动力学性能研究
高速动车组
车辆动力学性能
减振器
空气弹簧
失效
两种悬挂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悬挂式单轨车辆
动力学方法
舒适性
平稳性
安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驱动系统弹性悬挂方式对机车动力学影响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机车车辆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机车 驱动系统 弹性悬挂 车辆动力学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8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60.331
字数 38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842.2018.06.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远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77 460 13.0 18.0
3 侯跃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 3 2 1.0 1.0
6 张晓霞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学院 5 22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6)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车
驱动系统
弹性悬挂
车辆动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机车车辆
双月刊
1008-7842
11-1917/U
大16开
北京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80-26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45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