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意义]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领域前沿识别方法,总结各类方法在识别与预测前沿上的优缺点,为未来研究前沿的识别与预测提出改进意见.[方法/过程]通过综述国内外研究前沿相关的文献,辨析研究前沿的相关概念.分析目前主要的研究前沿识别方法,相较于传统的识别方法,重点对变革性研究前沿的识别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当前领域前沿识别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结果/结论]就概念而言,对“研究热点”、“新兴研究”和“研究前沿”的概念内涵在时间和创新程度两个维度上进行了区分,依据创新程度的不同,研究前沿可以分为“常规性研究前沿”和“变革性研究前沿”;就识别方法而言,不同方法都有其适用场景.未来需要深入挖掘“研究前沿”,尤其要关注到主题之间的语义关联和多源数据的多元关系融合,以及对“变革性研究前沿”的前期征兆进行特征挖掘,并构建相应的识别与预测方法.
推荐文章
人脸识别方法综述
人脸识别
主分量分析
奇异值分解
弹性图匹配
非线性建模
隐马尔可夫模型
图像重建与图像融合
木材识别方法研究综述
林业工程
木材识别
传统识别方法
综述
计算机视觉
图像特征
分类器
人脸自动识别方法综述
人脸自动识别
人脸检测
人脸定位
特征提取
大业务流识别方法研究综述
大业务流
网络监控
识别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领域前沿识别方法综述
来源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领域前沿 研究前沿 变革性创新 新兴研究 主题识别
年,卷(期) 2018,(23)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31
页数 13页 分类号 G3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66/j.issn.0252-3116.2018.23.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董坤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25 141 8.0 10.0
5 许海云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67 500 11.0 18.0
9 罗瑞 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 7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9)
共引文献  (895)
参考文献  (6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2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197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4(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7(2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9(3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3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1(1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13(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4(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5(32)
  • 参考文献(1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6(2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7(16)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领域前沿
研究前沿
变革性创新
新兴研究
主题识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图书情报工作
半月刊
0252-3116
11-1541/G2
16开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
2-41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37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3023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