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消失的地平线》,讲述了一个关于虚构的中国香格里拉的故事.本文主要从形象学角度对其进行解读,通过分析小说的中国形象,进一步探析小说塑造的中国形象的内外原因.小说将主要框架和矛盾在乌托邦和意识形态这两者的张力之间建构起来,创造了一个他者化的异国幻象.在欧洲中心主义视角下,西方按照他们的自身需要来塑造中国形象,此形象无所谓正确或错误,其目的是为了将自身对立于"他者"进行的自我表达.
推荐文章
从“技术地平线报告”看如何做好战略规划
技术地平线
规划
美国空军
一种用于无人机着陆的地平线提取算法
Ostu算法
地平线提取
Hough变换
无人机着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消失的地平线》的形象学解读
来源期刊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消失的地平线》 形象学 他者 乌托邦 意识形态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文史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6,86
页数 3页 分类号 I106.4
字数 380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慧君 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消失的地平线》
形象学
他者
乌托邦
意识形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月刊
1008-5823
62-1145/G4
16开
兰州市城关区雁儿湾路19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401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136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