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课堂教学现状:目前,由于种种原因教师资源调配的不均衡发展,有些科学教师不是专职的,兼任教师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模式,将备课当成"背课",将上课当成"演课",将学生当成"容器".整节课满堂灌——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长久下去,科学课堂索然无味;也有老师自嘲说,"学生们在语文、数学课中非常紧张,到了科学课,有那么多的实验器材可以'玩',怎能不放松?",课堂上讲空话的有之,做小动作的有之,学生合而不作的有之.这样闹哄哄的课堂乱而低效,提高科学探究意识、培养科学素养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如何才能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呢?这值得一线的教师探讨的问题.现状反思:江泽民主席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是一个国家立足世界前列的关键,而科学课程则是为学生探究创新的发展提供施展舞台.其实,我们深深地知道科学与其它学科一样,都是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信息和生活资源,借助现代信息媒体,创设富有生活味的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把科学书本知识回归生活,体验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领悟学习科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