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保鲜与加工       
摘要:
以新鲜毛竹笋为原料,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毛竹笋发酵过程中总酸、亚硝酸盐、pH、乳酸菌总数以及NaCl含量和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 表明:毛竹笋在发酵过程中总酸和NaCl含量逐渐增加,亚硝酸盐出现峰值,pH逐渐降低,乳酸菌总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量有所增加.此外,竹笋经漂烫后采用乳酸菌发酵对毛竹笋品质的保持效果最好,发酵63 d后毛笋中总酸含量为5.39 g/kg;亚硝酸含量最低(0.45 mg/kg);pH较快趋于稳定;乳酸菌数总数最多,为0.89×106 CFU;NaCl含量最高,为7.46%;鉴定出65种挥发性化合物.从而说明,人工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可以有效缩短发酵时间,提高发酵食品的品质.
推荐文章
不同处理方式下毛竹笋发酵过程中质地变化分析
毛竹笋
不同处理方式
发酵
质构
微观结构
色泽
牦牛肉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分析
发酵牦牛肉
食用品质
TPA
风味
不同包装方式对捻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
捻转
PE普通包装
真空包装
气调包装
品质变化
货架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处理方式下毛竹笋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分析
来源期刊 保鲜与加工 学科
关键词 毛竹笋 发酵 品质 乳酸菌 漂烫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加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47
页数 6页 分类号 TS20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221.2019.06.02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1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毛竹笋
发酵
品质
乳酸菌
漂烫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保鲜与加工
双月刊
1009-6221
12-1330/S
大16开
200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79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