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年来,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二硫化钼(MoS2)因其类似石墨烯的层状结构而被誉为"继石墨烯之后最有希望的二维材料之一".其可见光范围内的带隙宽度,使得MoS2在光致发光应用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纳米层状MoS2为综述对象,围绕MoS2光致发光展开介绍.首先,简单讲述了MoS2的晶体结构和基本性能表征.随后详细概述了MoS2的能带结构,晶格结构及堆垛方式与光辐射跃迁之间的关联.并重点介绍了目前学术上在改善MoS2发光性能方向上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为两种:第一种为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提升MoS2载流子浓度改善其光致发光性能;第二种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即实现金属颗粒表面的共振吸收以达到提高发光性能的目的.最后,结合研究背景和发展现状提出了MoS2光致发光相关研究的未来趋势.
推荐文章
二硫化钼材料合成的研究进展
类石墨烯
二硫化钼
合成方法
研究进展
二硫化钼薄膜制备及其DNA纳米孔测序技术的研究进展
二硫化钼
纳米孔
制造技术
DNA测序
二硫化钼在电催化产氢中的 应用研究进展
电解水产氢
催化剂
二硫化钼
改性策略
电子结构
金属相二硫化钼在能量储存与转化中的应用进展
二硫化钼
金属相
结构
制备
应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硫化钼光致发光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电子元件与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二硫化钼 光致发光 综述 能带结构 层间耦合 表面等离子共振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201
字数 25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06/j.cnki.1001-2028.2019.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涛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55 346 11.0 14.0
2 顾德恩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2 117 5.0 10.0
3 陈聪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包翔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3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9)
  • 参考文献(9)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二硫化钼
光致发光
综述
能带结构
层间耦合
表面等离子共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元件与材料
月刊
1001-2028
51-1241/TN
大16开
成都市一环路东二段8号宏明商厦702室
62-3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58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1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