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当前中国将构建最严格的食品可追溯制度作为立法目标.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可归纳为五点:立法化、严格化、智能化、社会化、专业化.就法律层面方面,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设置食品可追溯的专门章节,并与其他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同时适用,进行多层级的法律管辖.法律条文方面,中国食品可追溯制度的法律条文应囊括:(1)最严格的“标准化”(即全程、动态、全覆盖的可追溯管理体系)与成本相关的国家支持;(2)专业化的食品安全追溯大数据及其立法;(3)智能化的区块链技术与食品可追溯及其立法.
推荐文章
智能化食品安全可追溯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技术
食品安全追踪
EPC编码
Savant技术
具有可追溯性食品市场的博弈分析
可追溯性食品
博弈分析
中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构建探讨
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食品安全
制度构建
利益相关方
航天信息构建完整食品安全追溯链守卫舌尖安全
食品安全
追溯
监管
预防监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食品安全可追溯能力缺陷及应对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学科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可追溯能力 制度创新
年,卷(期) 2019,(5) 所属期刊栏目 质量安全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61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5390.2019.05.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韵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18 118 5.0 10.0
2 胡加祥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69 448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品安全
可追溯能力
制度创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月刊
1673-5390
11-5362/D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南路甲2号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17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