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充分发挥食品色彩研究在高品质食品开发中的作用,迫切需要将"食品色彩化学"按照一个独立的学科进行其学科体系建设,系统研究与食品色彩相关的共性基础问题."食品色彩化学"可被定义为研究食品呈色物质的化学结构、自然合成机制、人工调控技术、营养功能特性、检测评价方法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食品原料色彩的自然形成,食品色彩的分子特征与营养功能,食品加工中色彩的保护与形成,食用天然色素的提取,天然色素修饰改性与食用色素人工合成,食品色彩的检测评价等6个部分.通过食品色彩化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引领食品色彩的基础理论研究,支撑食品色彩开发中关键技术的突破,推进食品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推荐文章
外语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构建
外语教师
数字胜任力框架
数字能力域
构建要素
护理学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体系框架构建的研究进展
护理
学科体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历史分析框架构建
景观演变
地域时空规律
历史分析框架
景观生态规划
健康危险因素元数据框架构建
元数据
数据元
健康危险因素
卫生信息
标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食品色彩化学"的建立及其学科框架构建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食品 色彩 化学 学科 构建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2-308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9.06.03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海乐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394 5399 37.0 53.0
2 何荣海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57 696 15.0 24.0
3 段玉清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68 689 16.0 24.0
4 王蓓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34 102 6.0 8.0
5 张迪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2 60 4.0 7.0
6 曲文娟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8 299 10.0 17.0
7 郭志明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0 188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品
色彩
化学
学科
构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