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明确干燥方式对杏鲍菇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利用电子鼻和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冷冻干燥(freeze drying,FD)、热风干燥(hot air drying,HAD)、中短波红外干燥(short-and medium-wave infrared drying,ID)和微波真空干燥(microwave vacuum drying,MVD)制得的杏鲍菇干燥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并进一步对这4种干样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对挥发性成分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发现线性判别分析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干燥方式的杏鲍菇样品.利用HS-SPME-GC-MS从鲜样(fresh sample,FS)及4种干样中鉴定出99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烷烃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共6类成分,其中醇类物质(19种)为FS、FD、HAD和ID样品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醛类物质(18种)为MVD样品中的主要挥发性成分,不同干燥方式制得的杏鲍菇主要挥发性成分差异显著.对不同干燥方式制得的杏鲍菇样品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其品质评价模型,得出干样的综合得分顺序依次为ID、FD、HAD及MVD,为杏鲍菇的干燥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推荐文章
基于电子鼻与GC-MS对不同格瓦斯挥发性风味成分差异分析
格瓦斯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气质联用技术结合电子鼻分析红酸汤挥发性风味差异
电子鼻
气质联用
主成分分析
红酸汤
挥发性物质
GC-MS结合电子鼻检测微生物脂肪酶对乳品风味的影响
微生物脂肪酶
电子鼻
GC-MS
乳品
风味
HS-SPME结合GC-MS分析麻婆豆腐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中式菜肴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风味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GC-MS结合电子鼻分析干燥方式对杏鲍菇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杏鲍菇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年,卷(期) 2019,(14) 所属期刊栏目 成分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6-28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255.3
字数 53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6/spkx1002-6630-20180904-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怀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63 1939 23.0 34.0
2 李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93 6.0 9.0
3 伯继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 6 1.0 2.0
4 马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6 6 1.0 2.0
5 佴逸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 6 1.0 2.0
6 冯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35 4.0 5.0
7 王小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4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9)
共引文献  (164)
参考文献  (3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5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7(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9(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1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2(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3(2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14(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5(24)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杏鲍菇
挥发性成分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主成分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