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西方比较文学界泰斗乔治·斯坦纳于2020年2月3日在伦敦逝世①.终其一生,斯坦纳著作等身,成果斐然.然而,斯坦纳的学术思想在我国学界受到的关注却相对较少,对其阐释学翻译理论渊源的探究更是鲜有人问津.本文试图立于阐释学翻译理论生成的历史学术语境,从理论动机、学术遭遇、生存空间和运作机制等几个方面挖掘和分析其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源起.研究认为,斯坦纳出于对言语多样性的切身感悟而不能苟同于致力于建构普世语法的“转换生成语法”,但在倾向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同时又不完全接受其理论,阐释翻译理论的建构恰恰完成于与前面两者的对话之中,也借此积淀了大量的理论思想,并在折中主义治学思想下建构出了独特的译学理论.
推荐文章
从思维与关系的角度探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思维
语言
从思维与关系的角度探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思维
语言
转换生成语法和系统功能语法的对比
语言
转化生成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
乔姆斯基
韩礼德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的关系
转换生成语法
源语言
目的语言
深层结构
浅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在转换生成语法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间——论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翻译理论的源起
来源期刊 中国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乔治·斯坦纳 阐释学翻译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视点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小莉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8(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乔治·斯坦纳
阐释学翻译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翻译
双月刊
1000-873X
11-1354/H
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2-47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049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