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运用多种分子遗传技术对小额外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MC)胎儿进行产前筛查和诊断,探讨各分子遗传技术的优缺点.方法 对2例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s,NIPT)高风险胎儿的孕妇进行羊膜腔穿刺术,采集羊水标本,运用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对2例胎儿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快速诊断,同时进行细胞培养和G显带核型分析;采用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hromosome mi-croarray,CMA)对胎儿1(18三体高风险)进行验证,采用MLPA技术对胎儿2(性染色体异常高风险)进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2例胎儿双亲均进行外周血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MLPA技术快速诊断结果为:胎儿1的18号染色体短臂部分三倍体,胎儿2携带2条正常X染色体和1条短臂缺失的Y染色体;胎儿1羊水G显带核型结果为47,XY,+Mar(胎儿1),胎儿2为47,XX,+Mar;胎儿1的CMA检测结果为arr[hg19]18p11.32p11.21(136,227-15,099)×4;胎儿2的Y染色体微缺失结果为SRY基因和生精区AZFc区缺失.2例胎儿父母双亲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均正常.结论 NIPT检测适用于sSMC胎儿的产前筛查,不同的分子遗传产前诊断技术检测sSMC胎儿各有优缺点,相互补充验证的结果可为sSMC胎儿临床遗传咨询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推荐文章
产前筛查并染色体分析预防染色体病胎儿出生
产前筛查
高危孕妇
染色体异常
终止妊娠
双胎妊娠胎儿染色体异常产前筛查与诊断流程探讨
双胎
非整倍体
产前筛查
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
无创DNA
2例胎儿15号小额外标记染色体产前遗传学分析
小额外标记染色体
15q11-q13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血清生化标记物结合胎儿颈部半透明膜厚度产前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畸变
颈部半透明膜
生物学标记
产前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种分子遗传技术应用于2例小额外标记染色体胎儿的产前筛查与诊断
来源期刊 临床检验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额外标记染色体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产前诊断 分子遗传技术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检验技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1-32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446|R715.5
字数 351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02/j.cnki.jcls.2020.05.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额外标记染色体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
产前诊断
分子遗传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检验杂志
月刊
1001-764X
32-1204/R
大16开
南京市中央路42号
28-10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395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