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可溶性糖含量是甘薯块根食用品质和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研究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用品质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块根可溶性糖组分在加工中的变化及其对食味的影响,为甘薯鲜食与加工的品种选择、专用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102份甘薯种质资源的生薯和蒸熟薯的可溶性糖组分含量,对不同干物率类型的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进行分析,并用相关性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可溶性糖组分与食味的关系及其对食味的贡献.[结果]甘薯的生薯和熟薯均含有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4种可溶性糖.在生薯中,蔗糖含量最高,平均含量为25.79 mg·(g·FW)-1,占生薯可溶性糖的45.31%;果糖和葡萄糖含量相近,关系密切,果糖含量(y)和葡萄糖含量(x)的拟合方程为y=0.807x+1.275;麦芽糖含量最低,平均含量为6.79 mg·(g·FW)-1,仅占生薯可溶性糖的11.92%.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主要由果糖和葡萄糖含量决定,通常情况下,低干物率品种具有更高的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生化甜度更好.在蒸熟过程中块根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主要在于产生了大量麦芽糖,麦芽糖含量从生薯的0.96—24.67 mg·(g·FW)-1提高至14.80—136.16 mg·(g·FW)-1.熟薯可溶性糖含量高低是由麦芽糖含量决定的,中、高干物率类型具有更高的熟薯可溶性糖和麦芽糖含量.甘薯块根食味增量主要来源于蒸熟过程中产生的可溶性糖;麦芽糖、果糖、蔗糖是甘薯块根食味的重要影响因子;麦芽糖对食味增量的贡献率近50%,对香味和质地的作用尤为突出;果糖对黏度的贡献最大,而蔗糖对质地的贡献优于果糖.[结论]生薯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是反映甘薯生薯甜度的重要指标,熟薯可溶性糖、麦芽糖含量是反映甘薯食味的重要指标.麦芽糖、果糖、蔗糖是影响甘薯块根食用品质及加工性能的重要可溶性糖组分.筛选出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特异种质11份.
推荐文章
腐植酸提高食用型甘薯块根可溶性糖含量的生理基础
甘薯
腐植酸
块根
可溶性糖
糖代谢酶
紫肉甘薯部分营养成分与食味的关联分析
紫肉甘薯
食味
花青素
糖分
干物质含量
不同木薯品种茎叶可溶性糖与块根淀粉积累特性研究
木薯
块根
可溶性糖
淀粉积累
甘薯贮藏过程中淀粉与可溶性糖的变化
甘薯淀粉
贮藏温度
贮藏时间
淀粉含量
可溶性糖含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薯块根可溶性糖组分特征及其与食味的关联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关键词 甘薯 种质资源 可溶性糖组分 食味 相关性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列洪 84 314 10.0 12.0
2 李兵 49 212 9.0 11.0
3 沈升法 57 343 10.0 16.0
4 项超 16 1 1.0 1.0
5 罗志高 5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6)
共引文献  (61)
参考文献  (2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9(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薯
种质资源
可溶性糖组分
食味
相关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