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中,兴趣是一种好学、乐学的状态.在西方教育观念中,兴趣是联系主客体之间的纽带,这层意思也体现在interest构词中.兴趣在教育活动中的意义和价值为多数教育者所认同.问题在于,现实情境中我们时常面对这样的窘境:儿童常常充满兴趣地开始某一门课程的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他们的兴趣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需要反思:什么原因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减弱或者消失?是否因为我们对于兴趣的定义过窄,将其视作短暂的吸引,而不是持久的动力?是否我们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课程的自洽,而忽视了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联结?
推荐文章
试论民间美术教学在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中的教育价值
民间美术
中小学
拓展型课程
教育价值
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中小学美术
教学
创造力
培养
张家口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体系建设研究
素质教育
美术教师
专业体系建设
基于制度理论分析的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困境探究
制度分析
校本课程建设
制度困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儿童兴趣的中小学美术拓展性课程建设
来源期刊 中国美术教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论坛|FORUM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300.2021.03.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美术教育
双月刊
1005-6300
32-1300/G4
16开
南京市宁海路122号
28-66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2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