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马铃薯在加工过程中时常会发生褐变现象,严重影响其制品风味、外观及营养.抑制马铃薯褐变的方法很多,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基因工程方法.该文从绿色环保、无污染角度出发,对抑制马铃薯褐变的化学方法和褐变相关基因的调控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后续马铃薯抗褐变研究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几种可食性膜对鲜切马铃薯褐变抑制的比较
马铃薯
可食性膜
鲜切
多酚氧化酶
褐变
乙醇冷藏处理对鲜切马铃薯酶促褐变的抑制及其机理研究
鲜切马铃薯
乙醇处理
酶促褐变抑制效果
酶促褐变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抑制马铃薯酶促褐变的新途径
来源期刊 安徽农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马铃薯 酶促褐变 基因表达 天然褐变剂 可食性涂膜
年,卷(期) 2021,(13) 所属期刊栏目 基因分子·生理生化·遗传育种·组织培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33
页数 3页 分类号 TS25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7731.2021.13.01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铃薯
酶促褐变
基因表达
天然褐变剂
可食性涂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学通报
半月刊
1007-7731
34-1148/S
大16开
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内
24-146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46
总下载数(次)
44
总被引数(次)
764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