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第三人称代词,不管女性、男性人称或物称,都用“他”,稍后才有人用“伊”作为女性第三人称代词,更后才有“他”、“她”、“它”之分。 1918年,《新青年》第五卷第二号上有人首先用“她”字专指女性第三人称代词,这人就是不满30岁已在北大任教的刘半农。谁知,这个“她”字竟引出一场论战。同期《新青年》上,周作人在一篇文章的小序中说,“她”和“他”区别极好,但恐印刷厂无“她”字之模,造成排印困难,所以,在“他”字下治一个小小的“女”来代替。他的文章凡涉及女性第三人称时,一概写作“他_女”。也有不少人倾向用“伊”来代替“她”字。胡适更不同意刘半农造“她”字,他认为可以用“那个女人”来代替。有一个署名“寒冰”的人反对最激烈。他连续发表《这是刘半农
推荐文章
电影《她》的色调研究电影《她》的色调研究
色调风格
色调烘托氛围
色调呼应电影的情感走向
从节目元素分析电视综艺《演员的诞生》
节目元素
演员的诞生
电视综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她”的诞生
来源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第三人称代词 刘半农 女性 新青年 白话文 周作人 印刷厂 代替 胡适 物称
年,卷(期) 1995,(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25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4.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第三人称代词
刘半农
女性
新青年
白话文
周作人
印刷厂
代替
胡适
物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半月刊
1002-2198
61-1036/G4
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陕西师范大学
52-28 52-3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60
总下载数(次)
70
总被引数(次)
1121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