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用电子束分蒸技术制备的ZnO∶Er薄膜的结构和发光特性.X射线衍射(XRD)谱表明,六角晶体结构的ZnO∶Er薄膜具有强的择优c轴取向(002).在室温下,用阴极射线激发样品,观测到强的蓝光(455nm)发射.本文认为,蓝光发射是ZnO∶Er薄膜中铒离子(Er3+)的激发态4F5/2到基态4I15/2的辐射跃迁.研究薄膜的阴极射线发光强度与电子束流的关系时发现,蓝光发射强度强烈地依赖于电子束流的大小.此外,超过阈值电子束流0.6μA,蓝光发射强度首先迅速增加,然后缓慢地增加,趋于饱和,根据瓶颈效应和稀土发光理论很好地解释了这一实验结果.
推荐文章
基片温度对ZnO薄膜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
ZnO薄膜
磁控溅射
基片温度
结构
光致发光
ZnO纳米颗粒薄膜的制备与光致发光特性研究
ZnO纳米颗粒
高分子覆盖
光学特性
激光分子束外延ZnO薄膜的缺陷发光研究
激光分子束外延
ZnO薄膜
光致发光
缺陷
ZnO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表面声波
磁控溅射
ZnO薄膜
X射线衍射仪
原子力显微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ZnO∶Er薄膜的结构和发光特性研究
来源期刊 人工晶体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电子束分蒸技术 光致发光 阈值电子束流 瓶颈效应
年,卷(期) 2001,(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9-392
页数 4页 分类号 O484.41
字数 220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5X.2001.04.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益春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2 181 9.0 12.0
2 袁斯伟 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 6 18 1.0 4.0
3 许武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8 168 8.0 12.0
4 张伟力 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 7 58 3.0 7.0
5 高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物理系 41 128 5.0 10.0
6 张喜田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8 74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58)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电子束分蒸技术
光致发光
阈值电子束流
瓶颈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工晶体学报
月刊
1000-985X
11-2637/O7
16开
北京朝阳区红松园1号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北京733信箱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2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0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