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点扫描] 考纲对这个考点的要求是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历年的高考题都有这个考点的相关题目.主要例子有:1993年全国卷<青菜>第2题:作者为什么写孩子拔狗尾巴草、摘灯笼草、在黄瓜上刻伙伴们的绰号;第3题:起始句中,作者称青菜为"土地美丽的女儿",结尾句中改称"土地忠诚的女儿",为什么措辞发生了变化?1998年全国卷<报秋>第3题: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6个"便"字和5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000年全国卷<长城>第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第六节 表现技巧的理解与鉴赏
来源期刊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1,(7) 所属期刊栏目 文学作品阅读指导与训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47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月刊
1004-6097
14-1017/G4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语文报信箱《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83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