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Raman显微镜系统对两块用MOCVD方法在Cd0.96Zn0.04Te衬底上生长的Hg0.8Cd0 2Te外延薄膜样品在光谱范围50~5000cm-1进行了测量,在其中的一块样品上首次发现了1.43eV至1.93eV范围内出现的具有周期结构的光致发光峰,该发光峰对应的能带中心位于Hg0.8Cd02Te外延层导带底上方1.73eV,在另外一块外延薄膜样品中仅观察到四个Raman散射峰,没有周期结构的发光峰.为了分析上述光致发光的起因,对两块样品进行了x射线的双晶回摆曲线样品结构分析,得出样品在1.43eV至1.93eV范围的光致发光峰是由于改进MOCVD生长工艺提高了样品的结构质量所致,通过分析指出该光致发光峰是来源于Hg08Cd0.2Te外延层中的阴性离子空位的共振能级.
推荐文章
富纳米硅氮化硅薄膜光致发光机制
纳米硅
氮化硅薄膜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含纳米硅氧化硅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
磁控溅射
纳米硅
光致发光
氧化硅薄膜
激光分子束外延ZnO薄膜的缺陷发光研究
激光分子束外延
ZnO薄膜
光致发光
缺陷
含纳米硅粒SiO2薄膜的光致发光
磁控溅射
纳米硅
光致发光
量子限制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MOCVD外延HgHg1-xCdxTe/Cd1-yZnyTe薄膜的光致发光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MOCVD Hg0 8Cd0.2Te外延薄膜 光致发光 Raman显微镜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3-1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O472.3
字数 19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32.2002.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存洲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53 388 12.0 17.0
2 张光寅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129 1165 18.0 26.0
3 许京军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80 471 12.0 17.0
4 姬荣斌 50 200 7.0 10.0
5 王吉有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11 50 3.0 6.0
6 黄晖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光子学中心 18 107 6.0 9.0
8 潘顺臣 22 233 8.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MOCVD
Hg0 8Cd0.2Te外延薄膜
光致发光
Raman显微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