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测量了Nd,Ce稀土离子注入Si基晶片,在不同离子注入剂量、不同退火条件下的室温光致发光(PL)谱,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蓝、紫发光峰,且发光稳定.在一定范围内发光效率随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退火条件的不同而改变.运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样品的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样品表面颗粒大小、粗糙度将影响其发光效率.表面颗粒大小均匀,均方根粗糙度小的样品发光效率较高.通过对样品的卢瑟福背散射(RBS)能谱测量,对样品的表面结构进行了探讨,并讨论了表面结构与光致发光特性之间的联系.对样品的发光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推荐文章
含纳米硅氧化硅薄膜的光致发光特性
磁控溅射
纳米硅
光致发光
氧化硅薄膜
富纳米硅氮化硅薄膜光致发光机制
纳米硅
氮化硅薄膜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含纳米硅粒SiO2薄膜的光致发光
磁控溅射
纳米硅
光致发光
量子限制效应
稀土掺杂硅基薄膜的高效发光特性
Nd掺杂
多孔硅
酸处理
光致发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稀土Nd,Ce掺杂硅基薄膜光致发光特性
来源期刊 发光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稀土掺杂 离子注入 可见光致发光 SiO2薄膜 表面形貌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1-2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82.31
字数 28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32.2002.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南生 南昌大学物理系 35 441 14.0 20.0
2 汪庆年 南昌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4 160 7.0 12.0
3 王水凤 南昌大学物理系 15 55 4.0 6.0
4 元美玲 南昌大学物理系 15 103 5.0 10.0
5 曾宇昕 南昌大学材料科学工程系 11 25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稀土掺杂
离子注入
可见光致发光
SiO2薄膜
表面形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光学报
月刊
1000-7032
22-1116/O4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16号
12-312
197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36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93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