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念珠菌属的脂肪酸组成在种间分类学意义.方法采用盐酸甲醇法提取18株念珠菌的脂肪酸,包括白念珠菌3株,光滑念珠菌4株,热带念珠菌4株,近平滑念珠菌3株,季也蒙念珠菌3株,克柔念珠菌1株.以气相色谱法检测,配以计算机分析各种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光滑念珠菌与念珠菌属的其它菌种在脂肪酸的成分与含量上明显不同,且可结合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比值如C16∶1与C16∶0和C16∶1与C18∶1比值来判定;近平滑念珠菌也可根据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C16∶1)与饱和脂肪酸棕榈酸(C16∶0)的比值来鉴定(比值为0.5);但由于菌株较少,热带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之间未见有明显区别.结论气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快速,用于念珠菌属的化学分类时,光滑念珠菌与念珠菌属的其它菌种具有明显不同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推荐文章
几种风吹楠属植物脂肪酸成分分析
风吹楠属
脂肪酸
成分分析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分类、真菌学和治疗进展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分类
治疗
长柄扁桃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长柄扁桃油
GC-MS
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苦楝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苦楝籽油
脂肪酸
GC-MS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念珠菌属的脂肪酸成分分析在种间分类学意义初探
来源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念珠菌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1,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7
字数 22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02.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葵花 中山医科大学分子测试中心 6 41 4.0 6.0
2 席丽艳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14 51 5.0 6.0
3 鲁长明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7 33 4.0 5.0
4 郑文晖 中山医科大学分子测试中心 9 30 4.0 5.0
5 谢穗生 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皮肤科 5 25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念珠菌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月刊
1002-2694
35-1284/R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34-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3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