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联合三种生化法和基因检测对 G6PD缺陷症进行诊断,以提高这种儿科临床常见溶血性疾病的确诊率.方法采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活性试验、G6PD定量比值法三种生化实验并联合应用南方地区常见的三种G6PD基因突变检测对急性溶血患儿57例进行诊断.结果 57例患儿中,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降低52例,正常5例;G6PD活性低下51例,正常6例;G6PD/6PGD 降低48例,正常9例.三种生化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1.2%、89.5%和 84.2%;52例被检出存在基因突变,其中位点G1388A 32例(61.5%)、G1376T16例(30.8%)、A95G 4例(7 .7 %).另有5例未能检测到有突变,估计属其它少见突变类型.结论联合应用三种生化法和基因检测可以提高G6PD缺陷的确诊率.
推荐文章
广东壮族瑶族和汉族人群G6PD缺乏症的基因频率调查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基因型
基因突变
壮族
瑶族
汉族
新生儿胆红素浓度与UGT1A1基因G71R突变以及G6PD缺陷的相关性研究
UGT1A1基因
G71R突变
G6PD缺陷
新生儿胆红素浓度
东莞地区新生儿G6PD缺乏症的筛查研究
新生儿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三种生化法和基因检测诊断G6PD缺陷症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溶血 G6PD 生化检测 基因检测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46.112|R446.9|R722.11
字数 10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404.2002.03.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酉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147 692 14.0 19.0
2 朱静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90 526 12.0 18.0
3 邓兵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55 429 9.0 19.0
4 徐天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34 144 6.0 11.0
5 王世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20 105 6.0 10.0
6 张渝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15 90 6.0 9.0
7 陈华琼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 11 93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溶血
G6PD
生化检测
基因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