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赋予企业经营者剩余索取权是破解现代公司制企业委托——代理难题,激励企业经营者维护股东利益的最有效的所有权安排,而曾被视为实现剩余索取权最佳方式的股票期权制度却被证明可能成为破坏股东利益的工具。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股票期权安排制度的缺陷与期权激励扭曲的必然联系,指出赋予经营者剩余索取权并非一定能够维护股东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实行剩余分享制度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推荐文章
论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股票期权
人力资本
激励
股票期权激励设计与管理实施
期权激励
股票期权
薪酬管理
内部人控制
风窗支柱内腹板扭曲与回弹的解决过程
拉深
扭曲
回弹
高强度钢板
经理期权的不合适性与非期权长期激励方式探讨
公司治理
经理期权
长期激励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期权激励扭曲的过程、原因与启示
来源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股票期权 激励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8
页数 7页 分类号 F8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光华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31 347 8.0 18.0
2 陈弘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35 29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股票期权
激励
剩余索取权
剩余控制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经济问题
双月刊
1000-4181
35-1020/F
16开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34-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1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