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提高枇杷鲜叶水提液黄酮类化合物浓度为目的,通过五组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正交试验,探讨了枇杷鲜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水提工艺。结果表明:在原料粒度1.2mm×1.3mm,料液比为34g/250mL的条件下,用pH值为8.0的水在100℃加盖水煮100min,枇杷鲜叶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效果最好,水提液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279mg/mL,氨基酸的质量浓度为0.108mg/mL,pH值为5.38,可溶性固形物的质量分数0.60,糖酸比11.36。
推荐文章
微波辅助提取枇杷叶黄酮类化合物工艺的优化
枇杷叶
黄酮类化合物
微波辅助提取
优化
工艺条件
枇杷叶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枇杷叶
总黄酮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干制方法对枇杷叶总酚、黄酮等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干制方法
枇杷叶
成分含量
抗氧化活性
枇杷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性分析
枇杷叶
多酚
超声波辅助提取
抗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枇杷叶黄酮水提工艺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天然产物分离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枇杷鲜叶 水提 黄酮类化合物 氨基酸
年,卷(期) trcwfl_2004,(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667.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启训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68 630 15.0 21.0
2 胡亮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11 68 4.0 8.0
3 杨雅红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枇杷鲜叶
水提
黄酮类化合物
氨基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产物分离
季刊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0号
出版文献量(篇)
714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