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国教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998年,中宣部和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文件中,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规定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这表明,党和国家希望并要求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推荐文章
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哲学审视
课程论
语文教育
性质观
语言
介质
哲学审视
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哲学观
教育现代化
教育哲学
教师素质
教育境界
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建筑哲学观
建筑哲学观
建筑哲学
后科学时代
浅析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知识经济时代
高等教育哲学观
人本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哲学教育要坚持正确哲学观
来源期刊 新华文摘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4,(8)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守民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9 40 4.0 5.0
2 张炳奎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4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华文摘
半月刊
1001-6651
11-1187/Z
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6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