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甘草杏在加工销售过程中容易褐变的问题,研究了Na2S2O5溶液不同浓度、糖液量及浸糖时间对甘草杏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糖时间是影响甘草杏色泽和品质的主要因素,Na2S2O5浓度次之;各因素的最佳水平为浸糖时间7 d、Na2S2O5溶液浓度为4 g/kg、糖液添加量为40%.
推荐文章
葡萄糖氧化酶抑制苹果汁褐变工艺的研究
苹果汁
褐变
葡萄糖氧化酶
杏果实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初报
酶促褐变
酚类物质组分
多酚氧化酶活性
人工干制树上干杏的防褐变研究
树上干杏
人工干制
防褐变
响应面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抑制甘草杏褐变因素的研究
来源期刊 甘肃农业科技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草杏 褐变 浸糖
年,卷(期) 2005,(6) 所属期刊栏目 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S662.2
字数 135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463.2005.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玉梅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储藏加工研究中心 17 102 6.0 9.0
2 赵瑛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储藏加工研究中心 28 174 7.0 12.0
3 张霁红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储藏加工研究中心 56 350 10.0 16.0
4 张芳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储藏加工研究中心 65 319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草杏
褐变
浸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农业科技
月刊
1001-1463
62-1050/S
大16开
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1号
54-8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05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