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加深认识,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近13年于我院初次住院确诊的18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年龄6~15岁,至我院初诊病程为1个月至7年不等,男女比例相当,临床表现多样,入院前分别在其他医院长期误诊,无一例在出现首发症状后能得到正确诊断.误诊病种很多,最常见为:溶血性贫血,肝炎、肝硬化腹水,肝吸虫病,锥体外系或癫痫、病毒性脑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泌尿系疾病等.结论本病临床少见,病症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以肝病,溶血性贫血、神经症状居多,容易被长期误诊或诊断不明,加深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病例或具有误诊疾病症状的患儿常规行角膜K-F环,铜代谢检查(血清铜,血清铜蓝白,24h尿铜定量),头颅CT或MRI,有条件者行肝穿刺组织检查等,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
推荐文章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67例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儿童
诊断
临床表现
肝豆状核变性18例临床分析
肝豆状核变性
K-F环
铜蓝蛋白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34例临床分析
儿童
肝豆状核变性
诊断
治疗
儿童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研究
肝豆状核变性/诊断
肝豆状核变性/临床表现
儿童
肝衰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8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特征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儿童 肝豆状核变 误诊
年,卷(期) 2005,(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3-123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2
字数 24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5.09.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琼香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 37 108 7.0 8.0
2 郭予雄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 15 35 4.0 5.0
3 林晓源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 10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儿童
肝豆状核变
误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