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3个品种施用微量元素,测定其对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及对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分析了对产量构成性状与异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异黄酮含量差异显著,同一品种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微量元素的配合使用效果在3个品种上均比对照好;在产量构成性状方面,绥农10、绥农14的株高普遍降低,而施用B、Zn、Mo及配施使合丰43增高大于5%;单株结荚数:绥农10和绥农14增加较明显;百粒重:绥农10增加较明显;单株重:三个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绥农14经方差分析差异达到5%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三个品种,不同产量性状均与异黄酮含量无显著的正相关,且多数呈现负相关.
推荐文章
微量元素对籽粒中大豆异黄酮积累的影响
微量元素
大豆异黄酮
HPLC
不同环境条件对大豆异黄酮含量的影响研究
环境条件
大豆异黄酮
影响
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
大豆异黄酮
大豆苷
染料木苷
蛋白质
脂肪
相关性
重庆不同类型大豆异黄酮含量与品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
野生大豆
地方品种
异黄酮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量元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和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来源期刊 大豆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异黄酮 产量构成性状 相关
年,卷(期) 2006,(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6-338,3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
字数 21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9841.2006.03.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文秋 41 137 7.0 9.0
2 李菊艳 18 81 6.0 8.0
3 任继秋 佳木斯大学医学院 15 61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量元素
异黄酮
产量构成性状
相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豆科学
双月刊
1000-9841
23-1227/S
大16开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368号
14-9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1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205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