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从个体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考查初中学生的学业求助特点.方法:于2005-04-18/04-25在湖南省衡阳市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二学生中随机抽取学生180人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评估,采用的量表包括自我效能量表、对中国求助格言认同量表、对他人评价敏感性量表和学业求助行为量表,同时抽调期中数学考试成绩.自我效能量表由12个条目组成,得分越高,表明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对中国求助格言认同量表由5个条目组成,得分越高,说明越认同求助格言.对他人评价敏感性量表包括9个条目,得分越高,说明越在意他人的评价.学业求助行为量表由14个条目组成,其中工具性求助4题,执行性求助4题,回避求助6题,在某类求助行为上得分越高,表明倾向于作该类求助.结果:发放问卷180份,收回合格问卷172份,有效率95.6%.①自我效能、学习成绩与工具性求助呈正相关(r=0.586,P<0.01;r=0.499,P<0.01),与回避求助呈负相关(r=-0.491,P<0.01;r=-0.111,P<0.01);认同中国求助格言的学生更愿意作工具性求助(r=0.264,P<0.01),对他人评价敏感的学生倾向于回避求助(r=0.431,P<0.01).②性别差异对学生的学业求助有显著影响,女学生比男学生更倾向于作工具性求助(r=0.287,P<0.01).结论:自我效能感、求助格言的认同、数学成绩、性别是影响工具性求助的重要因素.求助格言认同、自我效能感、性别对执行性求助有重要影响.对他人评价敏感性、自我效能感对回避求助有重要影响.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初中学生学业求助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学生 学习 自我 文化特征
年,卷(期) 2006,(2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5
字数 48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6.26.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芳贵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46 694 13.0 26.0
2 彭艳 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22 258 6.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生
学习
自我
文化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