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管内超声成像可以显示血管内腔、管壁清楚的实时截面图像.实际采集的冠状动脉序列图像由于受脉动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重叠和错位,破坏毗邻图像的相关性,从而影响血管边缘检测、定量测量和3维重建的准确性.为进行精确的配准和边缘检测,采用一种新型的无需硬件设施的相角配准技术,经对序列图像的重采样得到相同相位下的连续图像,再基于快速主动轮廓算法模型提出一种适合血管内超声图像的自动边缘检测方法对重采样后的图像进行边缘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自动检测的内腔、血管面积与手动追踪非常吻合,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和较小的系统误差,可作为医生可靠而准确的诊断工具.
推荐文章
基于SURF特征与边缘信息的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
SURF
Canny边缘
基于边缘相关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方法
子图像
边缘检测
相关匹配
图像配准
基于特征点检测的复合材料序列图像的配准
复合材料
配准
特征点
轮廓
一种基于边缘和MIC算子的医学图像配准
医学图像配准
Canny算子
MIC角点检测算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血管内超声图像序列的相角配准与边缘检测
来源期刊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双平面血管造影术 主动轮廓 边缘检测 内膜边界 中-外膜边界
年,卷(期) 2007,(6) 所属期刊栏目 图像分析和识别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8-105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N911.73
字数 49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8961.2007.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惠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170 1536 20.0 30.0
2 董海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6 29 4.0 5.0
3 李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9 4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管内超声
双平面血管造影术
主动轮廓
边缘检测
内膜边界
中-外膜边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月刊
1006-8961
11-3758/TB
大16开
北京9718信箱
82-831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06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1318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