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25mL的不锈钢反应釜中,利用无水三氯化铝与叠氮化钠在无溶剂的条件下直接反应,成功地合成出了单晶氮化铝纳米线,反应温度为450℃,有效反应时间为24 h.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显示,纳米线多为长直线状外貌特征,直径在40-60 nm范围内,最大长度可达几个微米.高分辨率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结果都表明,多数纳米线为六方结构,也有少量呈现面心立方结构.同时,提出了长直线状六方和面心立方单晶氮化铝纳米线的生长机理的假设,并对六方单晶氮化铝纳米线生长方向的人工控制也进行了讨论.
推荐文章
金属镍催化钨纳米线的制备及其生长机理
纳米线
金属催化
生长机理
腐蚀条件对氧化铝纳米线制备的影响
AAO模板
氧化铝纳米线
腐蚀
氧化物辅助生长硅纳米线
硅纳米线
氧化物辅助生长
激光烧蚀
热蒸发
水热沉积锗纳米棒的生长机理
锗纳米棒
水热沉积
生长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低温条件下单晶氮化铝纳米线生长机理的研究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六方单晶氮化铝 纳米线 X射线衍射 透射电子显微镜
年,卷(期) 2007,(5)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结构、热学和力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08-28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7
字数 36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7.05.05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惠民 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30 114 7.0 8.0
3 陈光德 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65 517 13.0 18.0
6 耶红刚 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9 62 4.0 7.0
7 颜国君 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 6 58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六方单晶氮化铝
纳米线
X射线衍射
透射电子显微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