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小时候,对于茶只知道嫩度高的就是好茶,因为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但真的认识普洱茶是几年前的事,年前回家,母亲拿出一包不知几年前遗忘的老茶,丢掉又可惜,拿去卖又没人要,知道我爱茶,让我看看还能不能喝?我发现这茶外观红褐,条索有些松散,没什么气味,冲泡后汤色红亮,像红酒,入口爽滑、回甘、没有苦涩味,喝过后口、舌、喉、胃很舒适……再后来,知道了这就是自然发醇的普洱茶,能暖胃、降脂、还能消炎诸多功能。从此,爱上了这智慧老人,并开始收集农村被世人遗忘的老茶,天天喝、时时品,至今,收集了十年以上不同陈期的好普洱散茶上百个品种,每天都能品味普洱茶的淡雅与沧桑。
推荐文章
普洱茶渥堆发酵多通道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普洱茶
渥堆发酵
多通道
温湿度监测
普洱茶机械化生产及数控发酵的品质研究
普洱熟茶
机械化
气相色谱-质谱法
电子鼻
数控发酵
六堡茶与普洱茶的比较
六堡茶
普洱茶
制作工艺
理化
比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然发酵普洱茶的品尝与鉴别
来源期刊 普洱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普洱茶 自然发酵 汤色 鉴别 苦涩味 发酵程度 人工发酵 茶汤 遗忘 入口
年,卷(期) 200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9
页数 2页 分类号 TS97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普洱茶
自然发酵
汤色
鉴别
苦涩味
发酵程度
人工发酵
茶汤
遗忘
入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普洱
月刊
1673-7903
53-1201/G2
16开
普洱市1号路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
64-25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8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2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