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严格的矢量耦合波方法,对13.4nm(92.5eV)软X射线正入射于周期140nm的Si光栅和SiO2光栅的一级衍射效率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SiO2光栅的最大一级衍射效率远比Si光栅高,同时也比目前用于13.4nm软X射线干涉光刻的Cr/Si3N4复合光栅高.本文提出用高级硅刻蚀工艺和硅氧化工艺制作深高宽比纳米级SiO2光栅的新方法,可以解决直接刻蚀制作此光栅难度大的问题,适用于制作上海光源(SSRF)软X射线干涉光刻分束光栅.
推荐文章
利用湿法刻蚀的方式制备黑硅
黑硅材料
湿法刻蚀
表面形貌
光吸收率
激光印痕研究中的硅平面薄膜和刻蚀膜
激光印痕靶
自截止腐蚀
离子束刻蚀
全息光刻-反应离子束刻蚀制作硅光栅
硅光栅
全息光刻
反应离子束刻蚀
驻波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高级硅刻蚀和硅氧化工艺的软X射线干涉光刻分束光栅的优化设计
来源期刊 核技术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软X射线透射光栅 衍射效率 高级硅刻蚀 硅氧化工艺 严格耦合波方法 软X射线干涉光刻
年,卷(期) 2008,(6) 所属期刊栏目 新一代同步辐射技术及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5-4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O436.1
字数 36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3219.2008.06.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智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6 115 6.0 9.0
2 徐洪杰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56 438 10.0 19.0
3 邰仁忠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2 55 5.0 6.0
4 吴衍青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12 41 3.0 6.0
5 朱伟忠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3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软X射线透射光栅
衍射效率
高级硅刻蚀
硅氧化工艺
严格耦合波方法
软X射线干涉光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核技术
月刊
0253-3219
31-1342/TL
大16开
上海市800-204信箱
4-243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6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89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