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制备低醇干红葡萄酒,可有效地降低潜在酒精度,把一部分葡萄糖转化成葡萄糖酸.研究发现,影响葡萄糖氧化酶活力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SO2等,该酶的最大活力表现在加酶后的第0~24 h,最佳温度30~40 ℃,最佳pH4.0~5.0.影响葡萄糖转化的主要工艺条件有酵母加量、酶加量和添加时间、发酵温度、pH等.酿酒酵母和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构成竞争性抑制,协调好两者的比例才能更好的酿制出优质的低醇干红葡萄酒.经葡萄糖氧化酶处理过的葡萄酒,其酒精度7.62%(V/V),pH降低,可滴定酸增加,颜色加深.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后可降低葡萄酒酸度,使葡萄酒更成熟,达到口感协调的效果.
推荐文章
微生物发酵技术在干红葡萄酒泥饲料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干红葡萄酒泥
饲料
抗营养因子
生物降解
低醇葡萄酒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低醇
葡萄酒
生产工艺
发展趋势
干红树葡萄酒与干红葡萄酒功能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对比
干红树葡萄酒
干红葡萄酒
功能成分
抗氧化活性
纤维素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纤维素
葡萄糖氧化酶
固定化
氧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利用葡萄糖氧化酶研制低醇干红葡萄酒
来源期刊 食品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低醇干红葡萄酒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酸 发酵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工艺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TS262.6
字数 31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2-6630.2008.02.03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艳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128 1216 16.0 27.0
2 李静 河北科技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225 7.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醇干红葡萄酒
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酸
发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学
半月刊
1002-6630
11-2206/TS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禄长街头条4号
2-43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3484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