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苦杏仁中含有苦杏仁苷,人在咀嚼、消化过程中其会被本身所含的苦杏仁酶水解,而释放出剧毒的氢氰酸,并迅速被吸收入血,引起中毒.若遇苦杏仁中毒者,立即用1:2000~4000高锰酸钾液洗胃或催吐,即送医院急救.通过苦杏仁苷的酶解实验,对苦杏仁常规的两种炮制方法进行对比,发现苦杏仁在实际应用中,保证苦杏仁直接入10倍量沸水中煎煮的炮制方法,可进一步减少了苦杏仁苷的损失,保存药效,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则不需后下.
推荐文章
苦杏仁的综合开发利用
苦杏仁甙
杏仁乳
稳定剂
正交试验
苦杏仁脱皮去毒方法的研究
苦杏仁
脱皮
去毒
苦杏仁中氨基酸的成分分析
苦杏仁
氨基酸
成分分析
HPLC法测定安肾丸中苦杏仁苷含量
安肾丸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苦杏仁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药典中"生苦杏仁宜后下"的讨论
来源期刊 首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杏仁 后下 破酶保苷 去小毒
年,卷(期) 2008,(2) 所属期刊栏目 中医中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4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4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8257.2008.0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唐嫚 7 4 1.0 2.0
2 田永富 3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杏仁
后下
破酶保苷
去小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首都食品与医药
半月刊
1005-8257
10-1288/R
大16开
北京市丰台区宋家庄苇子坑路148号
82-79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7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342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