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汉语现有的标点符号系统,是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在借鉴西方标点符号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并发展而成的.那么中国古代是否有标点符号呢?
推荐文章
巧用标点读出感情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标点符号
案例分析
标点符号教学不可或缺
标点符号
学习方法
阅读教学中标点的品味
阅读教学
标点
品味
初中语文教学
《最后一课》
上下文语境
郭沫若
学生
科技论文写作规范——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
科技论文写作
外文字母
阿拉伯数字
语言文字
委员会
连字符
用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标点并非舶来品
来源期刊 中国收藏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水滴石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收藏
月刊
1009-5861
11-4502/GO
北京市宣武区报国寺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