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分析2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家系APC基因外显子1-15(E1~E15)基因突变情况,探讨FAP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抽取2个FAP家系成员静脉血,并提取基因组DNA,PCR-SSCP法检测APC基因E1~E15,对可疑条带进行DNA测序分析.结果:PCR-SSCP电泳显示,DNA条带未发现明显异常.经测序分析,证实无突变.结论:上述2个家系均未发现APC基因E1~E15突变,APC基因可能不应该作为FAP的惟一诊断基因.
推荐文章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APC基因突变的DNA测序分析
结直肠息肉
APC基因
点突变
DNA测序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结肠腺瘤息肉病
基因
APC
移码突变
系谱
3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诊治分析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
结肠镜治疗
随访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APC基因突变的DNA测序分析
结直肠息肉
APC基因
点突变
DNA测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南省2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系APC基因突变检测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APC基因 突变分析 家系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5-42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96.1
字数 13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9.02.06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冬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 52 178 6.0 8.0
2 郝志伟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病理科 31 137 7.0 9.0
3 李新伟 44 76 5.0 6.0
4 李晓文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45 127 6.0 8.0
5 高珊珊 郑州大学药学院 33 158 7.0 10.0
6 李杨 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36 103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9)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APC基因
突变分析
家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